「被討厭的勇氣」了解阿德勒心理學,就從這一瞬間開始改變,我們都能擁有邁向幸福的勇氣。(下篇)


「阿德勒心理學」是一個劃時代的觀念,顛覆我們原本的思維,卻也是一條可以讓心靈往更幸福平和邁進的路,他的論點也都和冥想修心的精神是契合的,看完這本「被討厭的勇氣」我們會更了解幸福到底是什麼?更明白"活在當下"的意義,接下來,繼續聊什麼是真正的自由吧。

<第三夜。割捨別人的課題>
這一章節重要到,我覺得人生幾乎所有悲劇、遺憾、煩惱、失落、痛苦...的問題解答都在這了,先看看什麼是「認同需求」,你的自我價值需要靠別人給予肯定和讚美而獲得嗎?能得到別人的讚許是非常棒的吧?這就是「認同需求」,從現在起學著去「否定認同的需求」吧,告訴自己,我不需要「為了別人的期待而活」,從小我們被賞罰教育教導著事情做對了能得到稱許,做錯了、失敗了會得到責罵,於是在賞罰中衡量自己的作為以期待得到正面的效益,實際上,當你的行為沒有得到你預期的回饋時,失落、空虛、自卑...將接踵而來,為了能得到認同得看人臉色、小心翼翼討好,活得辛苦的人好多,這讓我想到日本文學家「太宰治」的名作<人間失格>,半自傳式的描寫一個男人極度悲劇的人生,如果看過這本著作就會明白他完全是這種「認同需求」的受害者,最後太宰治還是選擇自殺結束了一生,讓人唏噓不已。

學習「課題分離」,要先了解我們每個人都是「個體」,無論是父母子女、親朋好友、師生或上司下屬....,來這個人世間都有自己的作業要修,都有自己的「課題」,不要去干涉別人的課題,「所有人際關係的紛爭中,都是一腳踩進別人的課題或是自己的課題被干涉所造成的」,哲學家提出一個讓人驚訝的例子,如果你的孩子不念書功課差你會怎麼處理呢?當然是嚴厲的督促管教讓孩子用功吧?其實這就是干涉了孩子的課題了,看到這邊應該大部分的家長(包括書中提問的年輕人)都跳腳大聲反擊,哪有這種道理呢!? 的確,一開始難以讓人心服,那我先說說我的體悟吧,我是一個求知慾很強的人,興趣也很廣泛,從小我就看遍了兒童版的中國古典文學、希臘神話、童話...總之家裡的兒童讀物我都沒放過,看到的書籍如果還延伸出我有興趣的事物,我會再去研究,比如岩明均的「歷史之眼」講到了馬其頓王國,我就會去挖亞歷山大帝的歷史來看,看到平行時空的敘述我就會想了解量子力學,這樣的我,卻覺得國高中念書念得好痛苦,為了高中聯考、大學聯考能達到父母的期望,明明那些內容現在的我都會很有興趣,當時卻覺得毫無樂趣可言,這種心境現在懂了,就是"為了別人"還是"為了自己"的差別,孩子的課題是"學習",父母的責任是讓孩子了解他的課題是什麼,用陪伴、鼓勵,而不是「干涉」,那你會反駁,陪伴了鼓勵了孩子還是不聽話不念書都不管嗎?阿德勒說:是的,那是他的課題,如果他自己選擇不用功讀書,他會去承擔他所要承擔的後果。而如果因此你擔心、失望,這就是你的課題。這裡我再說我高中的例子,我國三在填鴨式的壓迫下考上了第一志願高中後,因為一整個放鬆完全像斷了線的風箏,熱衷於畫漫畫沒心思在課業上,有一次我的生物課段考,拿到全班唯一的不及格,我永遠記得老師把考券遞給我的那個眼神,以及我影響到班級總平均的羞恥感,下次段考,我的生物拿到了全班前幾名,所以,我學到我的課題。

因此,人生最難的就是「割捨別人的課題」,如何定義怎樣是別人的課題?只要那個後果不是你能幫他承擔的都是別人的課題,父母干涉子女的志願、職業、婚姻...最常說的是:「為了你好」,但其實都是為了符合父母自己的期望,孩子的選擇無論如何最終承擔的人是自己,因此他的喜怒哀樂是他自己的課題,許多在家庭生活上有衝突的親子關係問題都來自於此,父母把子女當作自己人生的一切,不懂得割捨課題,因此把子女的所有問題都攬在身上,徒增煩惱,覺得自己為了孩子終其一生,也失去了自我卻沒人感謝,舉個例子:東野圭吾<解憂雜貨店>中一名熱愛音樂的男子,希望能在音樂這條路上闖出一片天,但父母期望他好好念完大學之後回老家繼承魚店,最後他還是休學執意走上音樂的路讓父親非常憤怒,但年復一年卻遲遲無法拿出成績,父親年邁體衰即將退休了,家中魚店無人繼承,長子的責任與夢想之間天人交戰,於是他把他的煩惱投進了解憂雜貨店,「我究竟是要放棄自己的音樂夢回家繼承家業,還是繼續堅持下去呢?」這樣的劇情就是人生寫照,也是活脫脫的課題割捨問題,最後,原本不與自己交談的父親鼓勵他說「再去東京好好拚一次,要拿出成績喔,這是男人間的約定」,這是讓我熱淚盈眶的一段,在這個兒子還無法真的決定自己該走哪條路時,這位父親他已消化了他自己的人生課題,著實讓我感動無比。

「否定認同的需求」「課題分離」都是很違背我們一般常識的,正如書中年輕人想大聲反駁一樣,很多人都會難以接受,但是正因為如此,細細地去反思一下,會突然發現領悟後許多心中的遺憾、煩惱、糾結會迎刃而解。

<第四夜。世界的中心在哪裡>
什麼是「我」?要知道,我是自己人生的主角,但不是這整個世界的主角,我們不是世界的中心。我記得我念書時期,小學因為媽媽是同校的老師,一直到國中我都會覺得大家好像都在注意我,偶像包袱很重,上課走過隔壁班時,剛好裡面哄堂大笑,就會想說是在笑我嗎?我出糗了嗎?大學時第一次穿無袖上衣、第一次戴隱形眼鏡...等,身後男同學竊竊私語時,我會想說是我很怪嗎?結果整堂課如坐針氈,自己現在回想起來簡直是難以想像,書中提到會口吃的人說話時,因為害怕被嘲笑,慢慢地甚至都不敢說話了,實際上,也許發出笑聲的人只是自己想到什麼不是針對他的口吃,以上這些例子都在說,我們都會把自己置身在世界的中心,導致動輒得咎、戰戰兢兢,實際上是,根本沒人在注意你,這都是我們過度在乎「我」的存在。

提到自我為中心者一般都會想到自私、任性、不在乎別人感受...,其實第三夜說的「需要認同需求」「無法課題分離」的人都是自我中心者的狀態,需要得到別人的認同看似好像很在乎別人感受,實際上是在乎別人給「我」什麼評價,可以滿足「我」什麼需求,完全只在乎別人是如何看「我」的,這就是自我中心,因此,當別人沒有照你的期望給予認同,你的負面反應就會產生「他怎麼沒稱讚我?」「他辜負了我的期待」「他不再是夥伴了」,試想,自己是否常存在這種感受呢?如果不需要認同需求,我相信人際關係上會清爽很多,這也正是我一貫「君子之交淡如水」的生活態度。

我們的價值在於找到自己在「共同體」中的「歸屬感」,先說什麼是「共同體」,只要有人就是共同體,學生主要的共同體是學校,社會人士是公司,然而,請試著把自己的共同體擴大到整個社會、世界、甚至宇宙,很難理解沒關係,先舉例一下,如果一個理應在校園有歸屬感的孩子被霸凌了,他就會失去自己的存在價值,大部分是躲回家中,一個更小的共同體,越來越自閉,一個退休的主管離開公司這個共同體後,頓失生活重心和頭銜,整個像洩了氣的皮球一樣蒼老好幾歲,同樣也是自我價值認定的問題,但是如果把自己放大到整個社會呢?你的存在就是價值,簡單來說你花25元買了一塊麵包,其中的錢給了農夫、麵包廠、物流、商店,許多人因你的消費得到回饋,單單你的存在就已是充滿意義與價值的,如此簡單,當你能感受到你的存在對共同體是有益的,就能得到自我的價值,不需要依賴任何人給予的肯定。

<第五夜。認真活在當下>
人生的目的不該是一條線,而是由每個瞬間形成的點構成,古人常說「十年寒窗無人問,一舉成名天下知」,現在聽起來實在可悲,把高中科舉當成是一種人生目標,那如果沒考中呢?這個人的人生,那苦讀的歲月,都是什麼呢?線性的人生就像給自己一個目的,只看著那個目的拚搏,中間的過程變得沒有意義,於是攀上高峰再回首,像走了一段虛空的路,再看如果不幸者失敗了,人生簡直是一場空,這也是許多人終其一生始終感到空虛的原因,試著把人生的每一刻都當成終結,才能活在當下,如果你的生命在隨時都會畫上句點,你可以大聲說你沒有遺憾嗎?我看新聞事件記者訪問親友或鄰居時常聽到比如「可惜阿,都還沒結婚就走了...」「可惜阿,結婚還沒生孩子就走了...」「可惜阿,孩子還沒長大就走了...」「可惜阿,看不到孩子結婚就走了...」,大家可以以此類推下去,人們為什麼一直張望未來呢?這樣不管何時都充滿懸念和遺憾不是嗎?每一刻的終結其實都是當下的圓滿阿,未來其實是沒有任何地圖的空白紙,沒有任何軌跡需要照著走的。

因此,「我讀書是為了得到知識的滿足不是為了考試」,「我練舞是因為能感受舞蹈的愉悅不是為了比賽」,「我爬山是享受攀越的過程不是只為了攻頂」,讓每個當下堆疊前進並邁向自我理想實現,能真正做到活在當下的人才能感受到幸福的滿足,也才能感受自我人生的意義,你的人生意義不是任何人賦予的,是你自己可以定義的,阿德勒的這些創新思維,需要花自己一半的歲數去理解與改變,如果你才20歲,要花上10年,30歲就可以實踐,如果40歲,也許到60歲才能領悟,越早接觸越好,真心推薦大家這本「被討厭的勇氣」,真的獲益良多。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浦澤直樹20世紀少年+21世紀少年完結觀後心得分享,朋友究竟是誰?

Sia希雅This Is Acting 超有戲 - Footprints Lyrics,自翻中文歌詞,一首救贖心靈的好歌。

乙一短篇集ZOO各篇讀後感,寫入我心的疏離世界。